黃利民:扛起新使命 展現新作為
發布時間: 2022-01-12 文章來源: 作者:
扛起新使命 展現新作為
以新時代法律監督助力全面建設
社會主義現代化典范城市
南京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黃利民
黨中央專門印發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謀劃、部署、推進檢察工作的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南。
南京檢察機關將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江蘇“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三大光榮使命,緊扣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的“六個顯著提升”和南京市第十五次黨代會確立的“五個示范”目標任務,堅決落實黨中央《意見》各項部署和省委、市委貫徹要求,奮力扛起新時代法律監督職責使命,為南京全面建設人民滿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典范城市提供優質高效的檢察助力和司法保障。

黃利民檢察長為干警上專題黨課
一、踐行“兩個確立”,在把準方向、更新理念上爭做示范
牢牢把握檢察機關的政治屬性,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和實踐要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檢察隊伍、指導檢察實踐,不斷增強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
建立健全法律監督年度報告制度,對法律監督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和重大事項,嚴格執行向市委和市委政法委請示報告制度,以聽黨指揮的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堅持講政治與抓業務有機統一,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善于從政治高度認識和處理業務問題,切實在檢察監督辦案中落實和維護黨的全面領導。
認真貫徹全省“十八檢”會議精神,深化“新時代檢察理念大討論”活動,積極引導干警把“從政治上看”融入檢察履職全過程,堅決糾正不符合新時代法律監督工作的錯誤辦案理念,堅決克服就案辦案、機械辦案等錯誤辦案思維,在嚴懲刑事犯罪的同時,準確把握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落實“少捕慎訴慎押”等司法理念,堅持“天理、國法、人情”融為一體,用好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努力實現辦案“三個效果”的統一,不斷鞏固厚植黨的執政基礎。

召開企業合規聯席會議
二、牢記“國之大者”,在服務大局、為民司法上爭做示范
緊緊圍繞南京“全面建設人民滿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典范城市”決策部署,自覺把檢察履職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聚焦“更高水平的平安南京建設”,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嚴厲懲治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等犯罪,推進掃黑除惡斗爭常態化,努力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聚焦“建設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加大對數字經濟等創新重點領域司法保護力度,充分發揮知識產權集中統一履職的全鏈條保護效果,切實為科技產業創新注入更強法治動能。
——聚焦“建設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示范區”,加大對擾亂市場秩序、危害金融安全等犯罪懲防力度,深入推進企業合規改革試點,綜合運用辦案影響評估、第三方監督評估等方式,促進涉案企業守法合規經營,著力營造一流法治營商環境。聚焦美麗古都建設,依法打擊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全面推行“河湖林長+檢察長”機制,發揮區域協作優勢,持續抓好長江大保護工作,突出生態環境修復治理,助力彰顯“自然生態之美、綠色發展之美”。
——聚焦“塑造共同富裕的民生幸福標桿”,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突出懲治危害食品藥品安全、電信網絡詐騙、非法集資、“盜搶騙”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犯罪,持續抓好抓實公開聽證、司法救助等實事,認真做好“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首次訪簡易公開聽證”等工作,及時有效化解矛盾糾紛。
——聚焦“特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結合辦案及時向黨委政府報告社會治理風險隱患和解決對策,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深化政法網格員工作,把普法工作融入辦案全過程,促進法治精神傳播、法治觀念養成。

市檢察院、市生態環境局召開長江生態保護工作座談會
三、圍繞“四大檢察”,在敢于監督、善于監督上爭做示范
堅持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下大力氣解決不會、不愿、不敢監督問題,進一步把監督重心放到提質量、增效率、強效果上來,著力推動形成“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法律監督工作格局。
樹牢雙贏多贏共贏理念,積極通過加強溝通會商、開展同堂培訓、建立聯席會議等方式,與各執法司法機關凝聚法治共同體的思想共識,增進相互尊重與理解,共同推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對檢察機關糾正意見或檢察建議怠于整改的,及時跟進監督、上下接力監督、充分借力監督,切實增強監督剛性。加強對刑事訴訟全過程、各環節監督,做實提前介入、自行補充偵查、巡回檢察等工作,完善執法信息共享、聽取律師意見等制度,全面提升刑事監督質效。強化監檢銜接,深入貫徹落實與市監委會簽的協作配合辦法,加大司法人員相關職務犯罪查辦力度,不斷匯聚懲治司法腐敗強大合力。精準開展民事監督,更加注重對在司法理念方面有糾偏、創新、引領價值的典型案件的辦理,加大類案監督力度,常態化開展虛假訴訟監督,提升定紛止爭息訴效果。踐行穿透式監督理念,透過行政審判和執行監督促進依法行政,推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從源頭上促進案結事了政和。持續加強公益訴訟檢察,履行好集中管轄職能,探索深化協作式辦案、懲罰性賠償等機制,爭創全國公益訴訟一流工作品牌。

檢察干警參與抗疫防控
四、對標“五個過硬”,在提升素能、自我監督上爭做示范
——突出政治引領,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持續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自覺踐行偉大建黨精神,統籌推進“兩在兩同”建新功、“我為群眾辦實事”等活動,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推動法律監督工作的強大動力。
——突出專業導向,加強和改進教育培訓方式,深化公檢法司同堂培訓制度,加快領軍型、專家型人才培養,全面提升檢察隊伍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精神,夯實法律監督工作的人才基礎。突出科技賦能,牢固樹立大數據思維,大力推進南京智慧檢務一期項目建設,加快法律監督基礎平臺項目立項審批和研發工作,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推進法律監督模式變革、流程重塑,破解長期制約法律監督工作發展的難點堵點痛點。
——突出廉政建設,全面壓實從嚴治檢主體責任,以鞏固深化隊伍教育整頓成果為抓手,健全完善檢察權運行制約監督機制,嚴格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如實報告、督辦追責機制,推進形成良性互動親清檢律關系,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紀檢監察機關等各方面監督以及偵查、審判機關的履職制約,以檢察權依法規范行使促進新時代法律監督工作高質量發展。
供稿:
責編:王志高